時間:2021-08-18 09:13
北京數字時代的藝術與設計展將在今日美術館3號館正式拉開帷幕。本次展覽由今日美術館主辦,A科技家電品牌COLMO鼎力支持,本次展覽的主旨,是在數字時代的背景下,與多位藝術家共同探討藝術、設計與生命的關系。
北京生生與共數字時代的藝術與設計展時間:2021-08-21至10-08
北京生生與共數字時代的藝術與設計展地點:今日美術館3號展廳
北京生生與共數字時代的藝術與設計展門票價格:40,60
在線訂票:http://www.qmt008.com/yanchupiaowu1/zhanlanxiuxian/20210816213499.html
歡迎關注公眾號:大河票務網ID:dahepw,獲取北京生生與共數字時代的藝術與設計展最新門票訂票及演出信息。
歡迎在各大應用商城搜索下載【大河票務APP】,購票更便捷,更快人一步!
在呈現(xiàn)七位藝術家迥異創(chuàng)作語言的同時,展覽還探尋了他們對時代共性問題的思考——快速迭代的技術革命在不斷重塑人們的知識結構,如何實現(xiàn)個體在時代中的發(fā)展與共融?
展覽英文名為“convivial”譯為“具有生命力的、友好歡樂的”。現(xiàn)如今, 數字技術席卷全球,一切生命體都能夠被簡化為特定的字符,成為龐大的虛擬信息系統(tǒng)中的一粒?;蛟S有一天技術終將代替人力勞動,然而科技易變,人性永存。人文精神的火種不會被輕易撲滅。相反,在以指令為主導的信息世界中,人類所具有的多元、開放、自由的思想熠熠生輝。今天藝術家們能夠充分地借助技術,剖析、解構我們的生命現(xiàn)狀;探索、追問未來的全新領域。我們相信個人的生命狀態(tài)與群體的生命力,都將通過生產力的提升獲得更高維度的呈現(xiàn)。
董功、李怒、馬可、隋建國、鄧悅君、鄭達、張周捷、李濤,藝術家們立足于人文精神,以“生生與共”為主題創(chuàng)作了回歸心性的作品。通過呈現(xiàn)每位藝術家?guī)в袦囟?、質感及場域性的作品,進一步探討物理空間與生命狀態(tài)的關系。觀眾將獲得具有強烈回想感的藝術體驗。
裝置思考的起點始于建筑師董功和藝術家李怒之間的一次關于空間知覺的對話。虛與實,力量與巧思,界定與多義,材料的物理天性與感知是對話過程中被多次提及的詞匯。通過對每一根鋼筋的長細比和頂部負重的設置,使得鋼材本身受拉的結構性能在與觀者的互動過程中被感知,鋼筋因此擁有了生物般的“韌性”。觀者可以自由步入鋼筋矩陣,并沿行走路徑觸碰,晃動鋼筋,頂端的重錘將延長這一動態(tài)的過程,直至鋼筋再次恢復靜止。人和物,時間和空間的對話也將蘊藏于其中。
《無用之土地》這組作品背后的每一道工序都離不開自然,對土地深厚的情感和對人類終極的關懷,是馬可一直在創(chuàng)作中貫徹的理念?!盁o用之土地”無比具象,又無比抽象。馬可說:“土地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作品,無所謂對錯,它只是一面鏡子,反映出觀者的內心?!弊詣?chuàng)建無用以來,馬可已逐漸從海內外最有影響力的中國設計師之一,轉化為文化藝術領域綜合性的創(chuàng)作人。馬可的系列作品《土地》以多種介質塑造出一個集嗅覺、視覺、觸覺等多個維度體驗的沉浸式空間?!锻恋亍废盗械淖髌?,以馬可在異地他鄉(xiāng)的旅途為背景,展現(xiàn)了她眼中的世界的本質:“土地對于人類的意義,絕不僅僅是提供賴以生存的事物的倉庫,更是人類生命的源頭和歸宿。”馬可用她的作品詮釋了她對土地與生命價值的理解。
隋建國此次帶來的《云中花園》系列作品將藝術家的觀念精煉地展現(xiàn)出來。帶有手掌紋路的手捏泥所形成的雕塑,借助高精度的3D打印技術,人體生物特征被完整地放大至肉眼可見的程度——雕塑的觸覺被視覺化。而在材料與質感的不斷轉換中,雕塑進一步被觀念化。雕塑所具有的“物質實在感”與技術帶來的全新呈現(xiàn)相結合, 展示出一種全新的雕塑語言。
未來的藝術什么樣?來看看北京數字時代的藝術與設計展就知道。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 09:00 —17:00 官方電話:400-800-7000
豫ICP備17045325號-1